close

經歷幾天在紐約的洗禮,發現已經離藝文太久了,工作後就常常會像把時間留著放空或是和楊先生見面,

但在紐約,卻永遠有看不完的驚奇,藝文活動滿檔,最主要的是展覽品質好,讓人走斷腿也要去看,但這也是感謝朋友們的感染.

MET有INK Art的展覽開幕,幸運的看到展覽.

L1260465.JPG  

這個展覽可以窺見中國藝術家的轉變和世代差異,以全面綜觀看,它是一個藝術家觀察和討論中國變遷的展,並不需要去堅持"水墨"2字,媒材的轉變是現今的趨勢,"觀念"重於"媒材";由歷史觀點來看,這是一個悲傷的展覽,歷經文革後的大陸,還在舔傷的階段,雖然有大國崛起的氣度,但缺少了那些年的中國,始終有無法彌補的歷史.但也可看出藝術家有多努力,有時透過一種折磨自我亦或重複的方式來呈現作品,不難看出壓抑性.

若看單一的藝術家,個人喜歡80後的楊泳梁,他運用建設中建築物和鋼鐵等來呈現中國山水,是聰明的手法,但令人敬佩的是細膩度.

L1260436.JPG

L1260433.JPG  

艾未未的作品<如意>(=靈芝)

L1260438.JPG  

曾梵志<無題>

L1260423.JPG

張健君<幻園>,有300多公斤,晚上比白天有氣氛.

L1260445.JPG

徐冰<無字天書>

L1260841.JPG  

若你正好在紐約,可以去看看轉變中的中國,個人是覺得歷史性大於藝術表現.晚上參與了開幕酒會,是在埃及神殿區辦,這真的是大館才能如此做.不過也只有這邊可以容納開幕貴賓人數了.

而我已經在MET泡了近3天,不知道有沒有看了1/4,腿快斷和一直迷路是真的.今日重點是Japan Art和Modern art.

因為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一定得看!

L1260469.JPG L1260477.JPG  

讓我瘋狂拍的是Modern art,這些概念性的表現雖然抽象,但真迷人,

Jason pollack的抽象表現讓人驚嘆怎麼可以運用如此的和諧美,<Autumn Rhythm>

L1260616.JPG  

Mark Rothko

L1260628.JPG  

Pablo Picasso, Met將相隔5年的同主題作品放在隔壁做一比較,5年後的色彩更鮮豔,一眼便可看出藝術家的轉變,

L1260541.JPG L1260546.JPG  

Amedeo Modigliani, 說明牌告訴觀眾他的妻子在其死後便自殺,以前聽很美,現在覺得真是不良示範!

MET的說明牌部分都會有說明,這一點對一般大眾很需要,不然大家沒有帶些知識回去頗可惜的.

L1260568.JPG L1260571.JPG  

Chuck Close <Lucas I>,運用多層次的顏色疊出人臉,是不是和現在的用小人臉乒出一個大臉有相似度呢?

L1260592.JPG L1260599.JPG  

只是MET的Modern art 展出作品不如National Gallery of Art,有點可惜,這樣似乎還是要去MOMA一趟.

我想再多的語言也不如實際看畫作,可以詳見相簿

太久沒寫展覽心得,好生疏啊!看來得練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mmaq 的頭像
    gemmaq

    Gemma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