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40

這是台北當代藝術館換團隊後的第2次展覽
時間是2006/6/24 ~ 2006/9/3
之前一直忽略Tech這個字眼
到了展場才發現它原來是與科技有關
此次策展人是袁廣鳴先生
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比較專注於科技和錄像等類藝術
所以不難發現此次邀展藝術家有策展人的影子
獨立策展人往往會比較有這樣的表現,不同於聯合策展團隊
因此這也好像是他獨自的展覽

在此次的展覽裡
瑪麗‧利格勒 Mary Ziegler 2002
是件很可愛的作品,她利用磁鐵的特性表現動力學
幾個小鐵製品就這樣很辛苦地跑來跑去,然後可能會很好奇其運作方式
藝術家是想呈現大地鳥瞰的景象

而實際我比較可以感受到主題的是幾件作品
1.陶亞倫<零度意識>
利用光的微弱與特性,並挑戰人的視覺和長久以來的認知
雖然是黑暗中的一道光,但卻被點出有時間性的這個特點
觀者會發現原來也有這個代表意義啊~

2.Bill Viola <溶合>
這位藝術家其實很有名,他比gary hill常被提及
藝術史多提到他的身體藝術,因為在1960到70年代,
藝術與媒體的關連,並且記錄片和電影的介入,使得錄像藝術產生變化
Bill Viola就常被提起,這件作品很有趣,我進去站久了會有視覺暫留的現象
但是又會質疑是影像本身有變還是是我自己的因素?

3.顆粒合成Kurt Hentschlager & Ulf Langheinrich二人組 <模特兒五號>
一進去真的會有身體不適的現象,因為聲音震動耳朵和心臟.
很強烈的重低音與大螢幕的結合,把演出者的細部都放大了
每個影像都採取文學的方式在把玩,不同的影像處理都是在告訴你同一個事情:都是時間搞的鬼
不過這件作品我必須看介紹才有比較懂

4.金榮真<肥皂>
這件作品很可愛,也很淺顯易懂
就是演出肥皂的一生,透過水龍頭的反射告訴你肥皂是怎樣貢獻它的生命^^
透過將肥皂擬人化的方式說出展覽主題

-----------------------------------------------------------
這次的展覽雖然覺得展品不多,但是其實頗豐富的
也讓人可以與主題結合,我發現台灣策展人的優點是可能因為文化背景的相似
所以挑出的作品會較能吸收,通常國外策展人的問題是因為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
可能比較會產生不了解的疑問
而此次的歐美藝術家比較喜歡玩哲學的意涵;
韓國藝術家則是比較大眾化與人性化,較要求畫面美感
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則是多融合成長背景,也有點與日本藝術家相似

這次的遺憾事~
超想看漢唐樂府的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