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rt management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etropolitan Museum Completes Round of Layoffs
By RANDY KENNEDY
Published: June 22, 2009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said on Monday that it had completed a significant round of layoffs and voluntary retirements that it had warned in March would probably be necessary to contend with deep losses in its endowment.

Over the last few weeks, the museum laid off 74 employees and gave retirement packages to 95 others who chose to accept them, it said. Though the museum declined to identify or describe the specific roles of employees who have left, it said those departing included some members of the curatorial staff.

The museum earlier closed 15 of its satellite retail shop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laid off 127 merchandising employees. The rest of the staff reduction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attrition, with a hiring freeze over the last six months and many part-time contracts not being renewed.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4 Fri 2008 16:28
  • genre

Artists now use the term genre, a French word meaning “type” or “kind,” to describe scenes showing people at work, play, or rest. The seventeenth-century Dutch, who did more than any other nation to popularize such images, did not see them as a single category but spoke of “merry companies,” “picnics,” “bordello scenes,” and the like. Regardless of the term, the intention of genre painting is not who people are, as with portraiture, but rather what they are doing.

Genre paintings were very popular in the United Netherlands during the 1600s, in part because they allowed the newly founded Dutch republic to celebrate its emerging national identity by depicting many aspects of its society. Quiet, middle-class households were the specialty of Vermeer and De Hooch, while Ter Borch and Metsu focused on wealthy patricians. Rowdy, rustic humor marks the work of Steen, Potter, and the Van Ostade brothers, all of whom depicted peasants.

Whether comical or dignified, Dutch genre pictures often probed social values. Sometimes the activities and objects illustrated folk sayings or served as moral emblems and religious symbols.

from NGA: http://www.nga.gov/collection/gallery/gg51/gg51-over2.html#jump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mitsumura-suiko.co.jp/
芸術書、写真集等を刊行する京都の出版社。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28 Thu 2006 23:55
  • 焦急

論文難產中
因為題目"企業所在地之藝文互動"已經侷限了我
隔壁鄰居今天和她討論了一下
她建議我不要看品牌
可以從消費文化去討論
如果用台積電的案例呢?
但是其實用案例又容易導致死路一條

慘了...完全沒有靈感
整個就是一個荒廢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40

這是台北當代藝術館換團隊後的第2次展覽
時間是2006/6/24 ~ 2006/9/3
之前一直忽略Tech這個字眼
到了展場才發現它原來是與科技有關
此次策展人是袁廣鳴先生
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比較專注於科技和錄像等類藝術
所以不難發現此次邀展藝術家有策展人的影子
獨立策展人往往會比較有這樣的表現,不同於聯合策展團隊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是北美館主辦的~所以是一般票價
龐畢度中心因為主要收藏錄像藝術作品
所以和一般我們常見的美術館典藏品會有些不同的感受
但是就會產生很多的疑問處
它這次的典藏品有的真的不好找
很像在抓迷藏...所以要去看的朋友一定要記得拿它的簡介
簡介上有詳細的地理位置說明
照著一定可以找的到
有2件作品很好玩喔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s in N.Y
是我在去美國之前最大的一個幻想,它的展示方式因Alfred H. Barr, Jr.而聞名,
至今仍與英國的TATE Modern 齊名,二相較勁.
我們一早就去排隊,仍是很多人!也因為它正好在2004年9月重新開館,花了至少八億美元,由Yoshio Taniguchi
(谷口吉生)重新設計,他的設計概念屬於讓建築隱沒,重點在於展現藝術品,而樓層中採用通底的走道,採用垂直
開放式建築.所以想去看MOMA的建築的人,可能要從建築本質上去思考,而不要抱著會看到曠世鉅作的心態喔!
而展示方法則正好是你在前一間展間可以看到下一間展品,而2個展間中的藝術品互有關聯.並且你在樓梯間也會
看到展品喔!而它也放上學習電腦,教民眾一些專業的美術知識.中間我也聽到館內義工作導覽,很有趣的方式,
和民眾互動性也高喔!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看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真得很熱很熱,民眾都邊走邊搧風
尤其是文化局那邊的展區,很多的電風扇都出現了
今年的展區分為以下幾區:
1.經典藝術展區
大多是畫廊的展品,和第一屆的展示差不多
很明顯的國外和大陸的畫廊變少了,韓國倒是數量頗多
不過沒發現日本,台灣的畫廊變多
展示的風格當然是依不同的畫廊區分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聽了早上場(因為下午得趕回學校開會阿..)
正好是
Stan Allen 美國普林斯敦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講題:
< The Space of the Museum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white cube to black-box
and beyond 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空間>
老實說聽的有點吃力,因為領域不同(coz我是學藝術管理)
另外假設在我們可能懂建築的利基上
所以很多術語.另外口譯人員可能也不太懂
造成有點一頭霧水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象:20-40歲民眾
目標:顏色感知問題與賞畫的心情


畫作:Mark Rothko Untitled (Seagram Mural), 1959
內容:
「我只對表現人類基本情感有興趣:災難、狂喜、厄運…和你是否…被它們的顏色所感動,然後你抓不到重點。」
Mark Rothko
當你的眼前只出現色彩時,沒有形體和所熟悉的繪畫圖像時,你所看到的將會是剩下什麼?
是過眼就忘?還是將自己任由色彩淹沒?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了..一切
8個月的努力與籌備
就在這一個月花完了
好像是母親的陣痛一樣
當它走了...產生了矛盾複雜的情緒
望著最後一場十鼓樂團感人的鼓音
是震撼到心中
總召的話提醒了這段大家的辛苦和爭執
所以演出的那一刻
藍色的燈光.氣勢蓬勃的鼓聲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節我主要是在開幕和藝術之旅
都是戶外!!對我而言是很不可思議的
陳小五一向是討厭運動和曬太陽,雖然很愛太陽
但有因為都是大太陽~所以獲得戶外活動組組長美稱

今年這2樣都是很多人的活動
開幕來了千人
有自製攤位.團體表演.外來攤位.和小吃攤
藝術之旅84個人
去了亞森果園和南園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幕結束了...很爆滿很好
抱怨很多嗎?
我不知道!但這也是因為人多阿
有些人只知道要好處
要不到就人身攻擊..
像是~我們乖乖排隊..你這樣怎麻給小孩好的榜樣??
是阿~免錢的還要被你罵..還要說對不起
bitch~要不是今天要顧及面子..我真會跟你拼

這樣的服務我不認為是對的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美館這次辦的<�美好的年代>是和巴黎現代美術館合作
但讓人受不了的
語音導覽要使用台灣大哥大的電話聽
其實企業要贊助藝術很好.但這已經是變相的贊助方式
它已經干擾到民眾<�知>的權利.
以往押身分證或是押金的方式換語音導覽機器
一直都是國外所使用的方式
但因為企業贊助的介入.讓民眾被迫使用企業的產品
很不好.也是一種超級大展的後遺症.美術館應該堅持展覽品質
使用台哥大的導覽變成操作會有困難~(使用過的心得)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簡稱NMAI,隸屬於SMITHSONIANA機構. 在2004年9月21日開幕,號稱是未來博物館,館的設計無一對稱,整體使用大量的流線設計, 頗有當代感,而特別的是它在館的高處使用牆的缝隙來製造日出日落的光感.讓你有置身西 部的感覺.電梯也很精美,像在沙漠的大飯店喔!融合了一點中國風!!
進入大廳,它使用幾片印地安民族的木質裝置,在正中央放置了捕魚船的演變,分3步驟, 說明詳細,並有真品呈現眼前.到了2樓,商店和書店佔了一半場地(因為SMITHSONIANA機構 為非營利事業,必須依賴此種方式募款),商品很多是出自印地安民族之手,書也多是介紹印 地安民族和演變.
而至於展覽的部分,它展示的牆面使用鮮豔的色彩,牆與強的間隔也挖洞,使你能看的另一 展間的展品,而間接連結展品的關聯.當時我看的是Native Modernism: The Art of George Morrison and Allan Houser,二位都是受到印地安民族強烈影響 的藝術家,George Morrison 主要使用光線和色彩的變化做畫,而Allan Houser主要是 雕塑,他是因為父親的關係,長期與印地安民族相處,所以它的作品展現強烈的關聯,印地安 神話或生活充斥其作品中,特別是使用了極簡來變化複雜的印地安雕塑,是很有意思的藝術家.!!
到3樓展示它的收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展示櫃,做的很精美,像化妝台一樣,燈泡很多,分類 也很細.不過對於3樓的展示,不是很建議,因為他用了大量電腦和數位平台來展現資訊,所以 很多電視和螢幕,也用了很炫的電腦科技,當然它有一些真實展品,但都在玻璃之後.冰冷的 感覺很強,這就是所謂的"未來的博物館".個人不喜歡這樣的展示,因為你看到的太遠,藏品 如果不是用他本身來說話,而是藉由螢幕,那和在家看電視不是一樣嗎??
不過我還是很愛的一樓的展示和流線設計喔~大家可以去它的網站看看喔!!

PS.WEB:http://www.nmai.si.edu/index.cfm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因為去了北美館的研討會,趁空去看vivienne westwood的展覽
是抱著蠻大的期望跑去的...衝著是V&A協辦
但進去會發現很多年輕學生,都是盛裝打扮來的
人也很多..平常北美館是不會有這樣的盛況
嗯...一進場.其實動線很不好
因為畢竟北美館的地方小.要放進這樣多的展品是有點勉強
整個展間會有雜亂的感覺
而因為會擺放大螢幕電視..所以常會有人停在路中間看電視
放了大約2~3個螢幕...但又有另闢一個展間放vivienne的訪問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落在美國華盛頓D.C特區的National Gallery of Art,是我這次暑假去美國待最久的展覽館,不僅是館藏豐富,也是因 為它擁有二個館-West Building和East Building,對於歷史名畫和當代畫的展示空間也特有巧思,不收費的原因使得大眾 可以像散步一般的欣賞名畫。
先說National Gallery of Art的West Building,也就是舊館,它的建築是參考希臘式神廟,這樣模式在美國早期建築常 見,特別的是採用田納西大理石,是一種淡粉紅色的大理石(新館也有採用)。在進入大門後,會先安檢才讓你進入,這 是華盛頓現在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會採用的(因為911事件),所以館外都會用鐵欄為柱以防恐怖攻擊。但館內還是很美, 挑高的建築,仿萬神殿的拱頂,和噴水池,會讓人置身在花園中。接下來是它的展覽空間,分東西二向,每個房間採用不 同的顏色,不同於台灣的白盒子,不同的顏色並不會使畫作失色,更特別的是,它使用自然光展示,所以屋頂是白色透光 的,但其實有使用防紫外線設備來防止傷害藝術品,也因為華盛頓是9點天黑,所以一直到閉館都還不會有問題,不過如 果天色暗一點的話,欣賞畫作會有點吃力。地下一樓以放雕塑為主,並無特別的空間設計,也不使用房間,藝術品擺放主 要是依年代,這也是舊館的主要分隔方式。
接下來是East Building,是由貝聿銘所設計,特別的是在右方建築有個很尖的角突出,這也就是通稱的新館,擺放的是 當代藝術為主,在館的門口有放雕塑-Henry Moore《Knife Edge Mirror Two Piece》,它不同於舊館的是,一進門就擺 放的藝術品,都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而舊館幾乎要進入房間才會有作品,走道上僅會擺放少數雕塑。新館大量使用藝術 家的作品來直接為空間擺設,例如:觀念藝術家的畫作便會直接繪於牆上,這也顯示新舊藝術和媒材的不同。新館對於藝 術品擺放,是在二樓使用房間單一動線,有的房間是擺放單一藝術家,而有的則是依主題,比如:Curator以一主題策展, 房間中便會擺放依此主題相關的作品,不限媒材。
二館中間是相通的,在地下一樓會有個通道,通道採用電梯式的走道,天花板使用了貝聿銘的設計,也就是羅浮宮建築 屋頂雛型。二館同時都設有書店和餐廳,但卻是不同的設計。舊館是將其融合在建築中,新館卻是特意隔出空間,並在窗 戶邊做特別的瀑布似的設計,讓人像在百貨公司。
動線的話,舊館比較複雜,因為它的是以房間區隔,分為一樓和地下一樓,所以常會走到不知道看過哪間展示;新館卻 是很明顯的空間展示,一樓是大廳,地下一樓和二樓是以單一動線的方式設計,也就是即使有房間的分隔,觀者只要一直 往前走即可,類似在北美館一樓的設計。
展示空間如前所提,二者並沒有相似之處,這和建築與Curator有關,所以二者除非有特展,不然一般常設展的空間幾乎 是以單一藝術家、同年代或同畫派的藝術家為主,但舊館收藏時,會收藏當時二流畫家的畫作讓民眾了解當時的畫派全貌 ,並未只有有名畫家才收藏,同時也會採用18或19世紀的展示方式;但新館因為是收藏當代藝術,幾乎都是很有名的藝 術家,例如:Mark Rothko、David Simth...等。
National Gallery of Art在美國因為是國家所支持,藝術品收藏自然不再話下,但位於附近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所 管理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各有特色,同樣也是非營利機構,同時成為觀光景點之ㄧ。在華盛頓D.C特區,逛博物館和美術 館是一種享受,就像逛公園般的方便,大家真的有能力時要去看看,它們的展示空間和藝術品會讓人捨不得離開,尤其是 當你看到在書上所寫的偉大藝術品時,只有興奮和感動可以形容,當我站在Mark Rothko的畫作前時,沒有吵雜的聲音和 簡單的空間時,就像被畫作包圍了,陷入它的懷抱中。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問題在台灣真的必須被重視,而台灣與美國的博 物館其實差別也很大,有些觀念是我們真的要去學習和創新的。
ps.NGA web:http://www.nga.gov/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了藝術管理,突然間很忙,心理的調適已經過了近四個月,仍舊易起伏不定。
有些人認為念研究所似乎很輕鬆,但那真的是看科系和機率。而更有些人認為藝術管理可以賺很多錢;或感覺有氣質,錯了!
那是一個辛苦的工作,至少在一邊唸書一邊實務的經驗下,我可以大聲說:這一點都不會有錢和氣質!!
昨天,漆了油漆,那是我生平第一回,但不是漆自己的房間,而是漆了展覽牆。就連買螺絲的時候,老闆都挺訝異是女孩子去買。
唸了這所,很多第一次,與印刷廠接觸,辦開幕酒會,學繪圖軟體......etc。
有時候,自己很懷疑倒底念哪所??設計還是做工的呢??不滿和勞累一直迴然不去,修好的脾氣也崩盤,老是對親密的朋友生氣
,也哭了好幾回。為了支撐下去,只有回想當初初衷和朋友的鼓勵,媽媽的不支持也不再說出口,自己也為爭一口氣不和媽媽訴苦。
哎呀呀~很累!
但理想的實現,卻是要自己實踐的。理論與操作的微妙,心理的調適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請不要再當它是一門輕鬆的研究。
而我的掙扎,仍舊持續,但已從念與不念,轉換到觀念的調整,例如:顏色的對比與感觀。在藝術管理,每個細節是重要的,不是

gemm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